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1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卫星资讯>>卫星信息
  共有 54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卫星互联网上演太空争霸战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3日   出处:中关村在线        【编辑录入:飞沙

据中关村在线报道:上周,我国首个天基互联网“虹云工程”的首颗卫星由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发射进入轨道,预计明年投入示范应用。在本月,SpaceX的星链计划(Starlink)也将第二批60颗互联网卫星送入太空。亚马逊、OneWeb等厂商都在发力卫星互联网工程,太空正在上演一场互联卫星争霸战。

 

卫星通信30年后重启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已经两次发展地轨卫星互联网。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波音等公司相继推出20多种低轨星座方案,陆续建成极具代表性的铱星、ORBCOMMGlobalstar等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但因为市场定位、建设成本等原因,这三个系统在2000年先后终止。

 

如果说30年前发射通信卫星是为了移动通信,而如今卫星通信是为了互联网。

 

地面互联已无空间

 

这两年,在互联网经济大潮、微小卫星制造、发射成本降低等因素推动下,卫星互联网又赢来的发展热潮,根本原因是地面移动互联网的已无空间。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链计划首当其冲,初创公司OneWeb已有投入运营的卫星互联网,还有巨头亚马逊也已入局。而我国公布了“虹云工程”,明年也将投入示范应用。

 

都有哪些入局者

 

在目前的卫星互联网项目中,最知名的当属“钢铁侠”的“星链计划”。该项目原本计划发射1.2万颗卫星组成卫星互联网系统,今年新追加申请增加3万颗,总计将达到4.2万颗卫星的规模,从而覆盖全球。目前已有两批共120颗卫星已经入轨,马斯克本人也通过卫星网络成功发送了一条推文。

 

另外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项目是初创公司OneWeb的卫星互联网工程。该项目计划部署3千颗低轨卫星,预计2020年为北极部分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亚马逊的全资子公司Kuiper Systems计划发射3236颗卫星,首批将发射578颗。目前已有部分卫星已经成功入轨使用,但须解决后续的发射问题。一艘德国的北极科考船正在使用其卫星网络,根据实际测试显示,其网速最快已经超过了100Mbps,大部分时间在38Mbps120Mbps之前浮动。

 

最大互联应用国当仁不让

 

我国是最大的无线互联的应用国,不能在太空互联争霸站中当仁不让,“虹云工程”计划用一百多颗互联网卫星来组成卫星网络,构建出一个天基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首颗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自201812月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了不同天气条件、不同载体、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功能与性能测试,成功实现了网页浏览、微信发送、视频聊天、高清视频点播等典型互联网业务。明年还将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

 

从专业普及到个人

 

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尚有30亿人没有互联网连接或者没有接入高速互联网,这些人大都在老少边穷地区,目前移动基站没有到达的地区,造成主流人群与他们在全球数字鸿沟巨大。正是因为如此,SpaceX等厂商才会希望通过卫星互联网将高速宽带带给偏远和落后地区的人们。

 

针对无人区及科考

 

上世纪90年代的卫星互联网,定位于行业用户。如远洋海事、极地科考、无人区的矿井或海上钻井平台等网络接入困难的地区。现在的新卫星互联网则要把高速宽带普及到个人用户。如飞机和高铁可以通过卫星网路为乘客提供高速WiFi上网。偏远地区的人们也不用苦苦等着运营商来建设宽带,直接通过基站接收卫星互联网。让这30亿人接触到互联网,会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带来海量的用户,从而提高自己的业绩。

 

没想明白?

 

但是笔者本人尚不确定卫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如SpaceX要发射4万颗卫星,哪怕使用猎鹰9可回收火箭也要发射700多次,这些都是需要钱的。除此之外,星链计划还需要地面基站接收卫星信号,海量的地面基站建设和维护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收费贵了,用户肯定不会用,收费便宜了,收回成本还不知猴年马月。

 

空中交通将会堵塞

 

好几万颗卫星在太空飘着,提供互联网服务,近地轨道上会不会塞满了?以后探索太空,还出了大气层还要不能碰到这些卫星,是不是太难了,是不是会空中交通堵塞了,但堵塞会不会限行限号限发射了?空中交通管理跟不上呵。

 

结束语

 

该成立空中交通指挥机构了。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是地球的质量变轻,转速变慢,毁了地球。


上一篇:全球首颗P波段雷达卫星将于2022年发射
下一篇:WGS-10正式投入WGS卫星星座运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5249]
 · 航天模型设计[13299]
 · 航天模型知识[1286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239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